吉野
  產地:英國阿姆斯特朗造船廠(1883年竣工)
  排水量:4216噸航速:22.5節動力:15900馬力
  武器:150毫米口徑炮×4,120毫米口徑炮×8,機關炮×22,魚雷管×5
  裝甲:甲板水平部:45毫米,甲板傾斜部:115毫米
  定員:360名
  (上接B04版)
  第三回合 組織與戰略、戰術
  組織:聯合艦隊VS各自為戰
  日本海軍自從草創以來,便非常敏銳地察覺到西方卓有成效的制度才是他們力量的源泉,因此日本海軍在發展的同時,不斷在完善海軍的制度。
  在1886年4月,日本通過了海軍條例,該條例明確了將軍令部門從軍政部門獨立而出,成立了“海軍軍令部”。同時,還規定了五個海軍區的劃分,使日本海軍行動時沒有後顧之憂。1889年7月29日日本成立了常備艦隊(所謂常備艦隊,是指能夠獨立達成預定戰略任務的部隊,有別於保護港口的小規模艦隊)由海軍少將井上良馨任艦隊司令長官,這也為1894年7月19日,甲午戰爭爆發前夕最終編成具有日本海軍象徵意義的聯合艦隊打下了基礎。
  與此相比,甲午戰爭前清政府的軍事變革,主要針對的是武器裝備,其次是教育訓練方式,而軍事制度變革基本未實行。雖然在1885年11月成立了海軍衙門,主管全國海軍事務,並於1888年10月3日正式頒佈效法英國海軍規範的《北洋海軍章程》。但由於缺乏更進一步的法制保障,這些舉措效果並不如意,全國統一艦隊的設想始終無法落實。而北洋艦隊根據章程所編成的艦隊還是完全套用綠營體系,比如同型艦被分在左右翼,這樣不但不能發揮各艦的最大性能,還無法進行統一指揮,影響戰鬥力的正常發揮。
  戰略戰術:三套預案VS避戰保船 單列縱隊VS沖角戰術
  戰爭爆發以前,日軍由於對海上作戰依然沒有把握,根據艦隊的勝負狀況作出了勝、平、負的三套預案,一旦獲勝,陸軍長驅挺進北京;未分勝負則陸軍固守平壤;而艦隊若敗,則將陸軍撤出朝鮮固守本土。但北洋艦隊方面則缺乏明確的戰略,並寄希望於列強調停,而僅僅採用消極保船的策略,結果不但錯失備戰良機,而且處處被動,受制於人。
  而一旦戰事爆發,日本海軍根據第一游擊隊司令官坪井航三少將的設想,利用日本新艦艇在側舷遍佈速射炮的實際情況,採用了風帆時代的單列縱隊陣型。這個乍看“復古”的陣型,卻將速射炮的火力發揮得淋漓盡致,因此,這個單列縱隊陣型不但被各國海軍競相採用,還一直運用到二戰結束。
  而北洋艦隊則採用了鐵甲艦時代比較通用的沖角戰術,利用各艦炮火主要朝著艦艏方向的特點,試圖始終將艦艏對準敵艦,邊射擊邊接近敵艦發起衝擊的傳統戰法。這個戰法對於艦齡普遍較老的北洋海軍艦艇是合適的,但是由於通訊不暢,以及各艦的鍋爐年久失修而無法發揮最高航速,該戰術難以發揮威力。因此,從雙方採用的陣型,也可以看出雙方艦艇事實上已經不是處於同一時代。清廷的故步自封,怠於海軍的現代化建設,事實上已經埋下了失敗的禍根。
  第二回合 艦隊建設 巨艦VS速射
  北洋水師:遠東巨無霸
  在甲午戰爭爆發前夕,整個清廷擁有軍艦71艘、200噸以下炮艦13艘以及大小雷擊艦艇28艘,總噸位大約有八萬餘噸,而日本海軍則擁有軍艦31艘、雷擊艦艇24艘,總排水量約六萬餘噸。但是清軍水師分成幾部分,直接和日軍對抗的基本上唯有北洋艦隊,各種艦艇40艘,外加廣東水師參加會操未歸的3艘共43艘,總排水量約四萬噸。因此,僅僅從這方面看,日軍占了若干優勢。然而,北洋水師中則擁有日軍所畏懼的兩艘具有“遠東巨無霸”之名的七千噸級的鐵甲艦。
  1880年7月11日,由於朝鮮問題與日本發生了對立,而且前一年又由於日本完全吞併琉球,清政府開始發佈建造鐵甲艦的命令,向德國的伏爾鏗船廠定購了三艘鐵甲艦,這三艘艦於1885年10月12日到達大沽並編入北洋海軍,除了3055噸的“濟遠”外,七千噸級的“定遠”和“鎮遠”號在當時的遠東是最大、最新的巨艦,排水量達到7430噸,各裝備4門305毫米主炮,這些艦艇的成軍,使得清軍已經擁有相當的遠洋作戰能力。
  但是此時,正值中法戰爭後不久,由於福建水師的潰滅,清廷在1885年10月12日設立海軍衙門,企圖統一全國的海軍,而北洋大臣李鴻章則擴充北洋海軍,力圖使之成為全國的模範。此時正值因朝鮮問題與日本的對立加劇,李鴻章又向英國定製了“致遠”、“靖遠”,向德國定製了“經遠”、“來遠”,這些艦都於1887年竣工歸國。北洋海軍的主力基本建成,到了1888年左右達到了鼎盛。
  然而,清廷認為海軍建設已成規模,於是出現了懈怠,此後不但未新增艦艇,而且資金被挪用,對於其間出現的新裝備也未能加以更新。自此北洋海軍的發展陷入了停滯。
  日本海軍:目標“定遠”艦
  當“定遠”艦竣工之時,日本最大的艦艇為鐵甲艦“扶桑”號,其餘艦艇皆為鐵骨木質,更不存在可擊破定遠級裝甲的火炮。因此明治天皇下詔增稅強化海軍。1886年,日本海軍大臣西鄉從道下令從6月起發行海軍公債1700萬日元,新造艦艇54艘共66300噸,這就是所謂第一期軍備擴充計劃。
  為了擊破“定遠”,日本聘請法國著名的造船大師白易勞所設計三艘4278噸的海防艦“松島”、“橋立”與“嚴島”號。艦上裝備一門320毫米的巨炮,目的就是專門為打破“定遠”和“鎮遠”而用。
  1887年,一種新型火炮首先由英國阿姆斯特朗公司研製而成。這種火炮的口徑為120到152毫米,其射速從原來的40至60秒一發驟然提升到了8至12秒,幾乎達到了5倍。在當時日本艦政局長佐雙左仲的主張下,日本海軍將其在這一年以後定製的巡洋艦以上的這一口徑段的8門152毫米,59門120毫米炮悉數改為速射炮。
  為了完全發揮速射炮的作用,日本在造艦方針上也採用以快制勝的思想來對抗北洋水師的鐵甲艦。這一思想的典型產物便是著名的“吉野”號巡洋艦。這艘巡洋艦是日本在1893年向英國阿姆斯特朗公司訂購的,該艦排水量為4150噸,裝備152毫米速射炮4門、120毫米速射炮8門、47毫米速射炮22門、360毫米魚雷發射管5具,航速達22.5節,是當時世界上最快的軍艦。以“吉野”號為首,加上“浪速”、“高千穗”以及“秋津洲”這四艘大於3000噸的新式巡洋艦,構成在日後黃海海戰中發揮重要作用的第一游擊艦隊。
  日本海軍的急起直追極大地壓迫了財政,甚至引發政治問題,內閣會議壓縮或者否決了多次造艦計劃。1893年,在明治天皇直接干預並撥款後,眾議院立即再次審議並修訂了預算案。
  甲午戰爭爆發時,中日海軍實力對比大致如下:200毫米以上的大口徑火炮上,日本海軍以11對21門落後,而且在射程上,北洋艦隊的8門305毫米火炮具有較大優勢。然而,120到152毫米的中口徑火炮環節,日本擁有67門速射炮及33門通常炮,而北洋艦隊僅有3門速射炮以及17門通常炮。按1門速射炮等於5門通常炮計算,兩軍比例為368比32,日方占據壓倒性優勢。同樣具有決定性意義的,是日艦的18節以上航速的主要作戰軍艦便擁有5艘,由此日本艦隊可以組織一支快速編隊實施機動作戰。
  【結語】
  何以興衰
  120年前的9月17日,黃海大東溝海戰,北洋艦隊五艦戰沉,殘餘艦隊退守威海衛之內,最終全軍覆沒。
  囿於篇幅和主題,本文只能挑選與海軍建設直接有關的原因。但是筆者認為比較關鍵者,還是北洋艦隊儘管擁有近代化的艦艇,但是卻難以稱為一支近代化的海軍。因為這支力量帶有太強的私兵色彩,與近代化國家軍隊相距甚遠。正因為如此,才會造成那麼多的離心背德。迴首兩國海軍剛剛開始進行近代化海軍建設之時的一個軼事,也許可以給我們有所啟迪。當時中日同時在歐洲進行考察,與清朝官員主要咨詢船炮機器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日本的官員著眼於軍事體制與教育之上。見此,德國宰相俾斯麥便發出了預言“日將興,清將衰”。□章騫(海軍史研究者)  (原標題:甲午的底牌(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l74tljlb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